東英測繪—控制測量如何復測?測量復核制度流程 工程測量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測量成果水平,防止測量事故發生,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我項目自開工以來一直執行著測量復核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 一、施工測量復核制 1、定測網復測 (1)項目經理部在接到定測網資料后及時對資料進行復核、計算,并通知公司精測隊立即對樁橛進行同等精度復測。 (2)復測工作完成后,及時固樁和護樁。 (3)經過復測,如沒有發現問題,可同設計單位辦理定測網交接樁手續。 (4)在定測網交接后,項目定期組織專職測量人員對其復測,并將成果上報監理和業主。 (5)測量資料復核 項目部對各級測量機構負責完成的控制測量,其成果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和復核。檢查的主要內容有:外業記錄和內業資料是否規范,測量方法是否合理,記錄是否真實可靠,記注是否清楚明顯,計算是否正確,簽署是否完善,圖表是否齊全。凡不符合要求的資料,必須返工重做。復核的主要內容有:復核測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確,有無筆誤;對最終實用平差成果進行換算、驗算和反算,確保最終成果準確可靠。 2、獨立建筑物位置控制復核 我項目獨立建筑物主要有車站、明暗挖隧道以及盾構掘進隧道等。隧道掘進引伸和襯砌時的曲線(含緩和曲線)起始點;車站等獨立建筑物原始位置控制點線;建筑物豎向特殊變化部位的高程等,采用換手復核(換人或更換方法),確認無誤,作好施工記錄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過程測量的檢查復核 我項目將測量人員分為3組(項目經理部2組,盾構分部1組)。對建筑物放樣測量時,測設前對所用的控制樁橛進行認真核實,不能用錯控制樁橛。放樣數據必須由兩組以上人員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結果一致后,再交換算法進行反算,并進行自查和互查(換手復核),保證放樣數據準確無誤。放樣數據與檢算資料一起,根據工程項目分類,按測量資料由專人統一保管。 對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發生錯誤的環節進行抽查(或實行監控),抽查的部位、時間、采用的方法等,應在《測量日志》上做詳細記錄。 盾構施工時,將盾構機姿態進行人工復核。盾構管片姿態測量采用三檢制,除了項目經理部和盾構分部各派一組測量人員對每環管片姿態復測外,每施工50環時相鄰標段對管片姿態進行互測,并上報復測資料,確保盾構施工的正確貫通。 4、對已完結構物的檢查 項目部測量隊(組)配合主管工程師,對已完結構物的位置、尺寸、標高、限界等控制項目進行實地測量檢核。對其暗挖隧道曲線段每5米、直線段每10米進行凈空斷面測量,并將測量結果進行分析以及存檔。 二、測量資料管理 1、圖紙審核和測量交底制度 (1)所有工程總圖及結構圖均應項目部審核后簽發給各測量作業組,正式施工圖紙的簽發必須完整。設計圖紙變更應及時下發到測量作業組,變更通知單中要明確注明變更日期和變更內容,注明新的尺寸、標高、里程、坐標等,避免測量事故的發生。 (2)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布設及大型主體結構的精密定位施測方法由公司測量隊負責人確定后,由項目部測量主管向測量作業組進行技術交底。并應對施測方法及所用儀器、工具、設備等向測量作業組進行交底,明確責任分工。測量主管工程師因事離崗,在離崗前除指定臨時負責人外,還應向臨時負責人作書面和實地交底 2、原始測量資料管理 (1)外業測量需填寫《測量日志》,《測量日志》記注清晰,無涂改。各種草圖、示意圖清楚準確,項目齊全,簽署完善。 (2)一切原始測量記錄和記事項目,要求必須在現場記注,根據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測量和記錄,不得事后憑回憶補記。測量數據記錄前,記錄員應將觀測員讀出的數據“回讀”,以便核實。 (3)測量記錄使用固定頁碼的專用手簿記錄,并有頁碼標記,注明觀測者、記錄者、天氣、使用的儀器名稱、編號、觀測日期、觀測時間等。因超限劃去的觀測記錄應注明原因,不得涂改和撕毀。 (4)測量工作完成后,原始測量資料收集齊全,并按測量項目分類,并指定專人負責保管。 3、內業資料管理 測量的內業資料收集齊全,各級簽字齊全并及時整理,將內業資料按用途、工程項目分類登記保管。 三、總結 1、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一旦發現測量錯誤,如果現場測量人員可以糾正,則必須等糾正以后再行施工;如果現場測量人員無法立即糾正,必須先報告工地施工負責人暫停錯誤部位施工,然后立即報告本級和上級技術和施工負責人,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2、重大測量事故,應及時逐級上報至上級測量工作主管部門及質量管理部門。 以上就是控制點測量復測方法,如果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會及時與您聯系。東英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提供RTK/GPS、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無人機等測繪儀器的銷售、租賃、檢定、校正、維修等服務,也承接測繪培訓與各種內外業工程測量任務,有相關的需要了解都可以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我們將詳細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