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航測無人機的效率?首先需要了解如何計算航測作業面積,航測作業面積粗略等于單張有效拍攝面積×航線速度×有效作業時長。其中單張有效拍攝面積等于單張實際拍攝面積乘以重疊率;航線速度為作業時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有效的作業時長為飛行器在空中作業的時長。要想衡量作業效率就需要從以上三方面入手。 ![]() 單張有效拍攝面積 更大的單張實際拍攝面積 怎么判斷效率高,需要在同一作業標準去衡量。作業標準就是采集數據的地面影像分辨率(GSD)相同,相同的地面影像分辨率就意味著單個像素所覆蓋的面積相同,照片中像素數量越多單張照片覆蓋面積越大。例如兩千萬像素相機拍攝所覆蓋的面積為一千萬像素相機的兩倍。那么在相同的重疊度下像素更高,單張有效拍攝面積更大。 ![]() 更優的重疊率 在保證作業效果前提下,更低的重疊率能有效減少作業時間。如下圖所示,當旁向重疊率為70%及航向重疊率為80%,預計飛行時間為1小時7分鐘;當旁向重疊率為80%及航向重疊率為90%,預計飛行時間為1小時39分鐘。更低的重疊度需要畸變更小的鏡頭、更精確的航線飛行能力、更穩定的相機云臺。 ![]() 更快的航線速度 更快的航線速度意味著在相同作業時間下作業面積更大,怎么達到更快的速度呢?需要飛行器具有更快的飛行速度、相機具有更短的拍攝間隔。 更快的飛行速度 在大比例地形圖測繪中,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限制了最大的航線速度,經緯M300 RTK在飛行高度為250米時最大的航線速度為15m/s,而精靈4 RTK為13m/s。如果采用經緯M300 RTK進行作業將獲得更大的作業效率。 更小的拍攝間隔 在高精度航測作業中,限制航線速度的往往是拍攝間隔。如下圖所示相同作業面積下,當最小的拍攝間隔為2.5S時,最大航線速度為3.3m/s,預計作業時間4小時41分;最小拍攝間隔為1s時,最大航線速度為8.3m/s,預計作業時間2小時。所以具有更小拍攝間隔的相機將帶來更高的作業效率。 ![]() 更長的作業時長 光線強度會影響成像效果,一般選取中午光線較強時段進行作業。如果相機具有更好的弱光成像效果,能有效延長作業時間。 更大的像元尺寸 相機通過感光元件上的像元進行成像,更大的像元尺寸可獲取更多進光量,從而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獲得較好的成像效果,進而能有效增加作業時間。如下圖所示右側感光元件具有更大的像元尺寸,具有更好的弱光成像效果。 ![]() 更大的鏡頭進光量 更大的鏡頭進光量同樣可以使感光元件獲取更多的進光,從而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獲得較好的成像效果,增加有效作業時間。如下圖所示右側禪思X7相機配備的DL鏡頭具有更多的進光量。 另外更長的續航時間可減少起降及轉場時間也可以提升有效作業面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