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英測繪——RTK出現“無固定解”怎么辦?一、基準站 1、接收機連續接收所有可視衛星信號,由于衛星處在約兩萬公里的高空,從衛星發出的信號到接收機接收,中間經過電離層、對流層及多方面的干擾,信號十分微弱。 所以當出現無固定件的時候,就有可能是與基準站接收到衛星信號差有關系,從基站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得到: (1)基站未接收到足夠的衛星(也就是衛星數少于5顆); (2)基站接收到衛星信號有較大的干擾; (3)基站接收到由信號反射物反射的衛星信號。 2、解決方案 基站的架設需要在視空條件比較好的位置,還要做到遠離各種強電磁干擾源(比如高壓線、電視臺、手機信號塔等強干擾源等),由于RTK的數據鏈采用超高頻(UHF)電磁波,所以電臺天線應該盡量設置在離基站2米以上距離的地方,同時為了減少多路徑效應的影響,基站周圍不能存在大面積信號反射體(比如大面積水域、大型建筑物等等)。 二、移動站 1、在一般情況下,地面兩點之間的距離比較短的時候,系統可以模擬電離層和對流層的影響,其殘余影響也可通過對觀察值得差分處理予以消除或是減弱,但是空中隨時可能發生劇烈變化的情況。衛星信號到達基站和移動站將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基線越長,影響越大。當電離層劇烈活動的時候,就會導致周跳或失鎖的情況發生。所以RTK測量過程中出現無固定解的時候,主要原因是移動站沒有辦法確定整周未知數,即初始化。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接收機觀察衛星的數量 (2)移動站與基準站之間的距離 2、解決方案 盡量減少RTK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進行使用,像是有強干擾的環境、視空條件受到限制的測區,移動站與基準站的距離盡量不要超過10公里。 三、數據鏈 1、能不能夠接收基準站的差分信號是RTK是否成功的決定因素,也是制約RTK測程的關鍵因素。現在的測繪儀器大多數采用的是UHF電臺進行播發差分數據。所以當移動站無法出現固定解的時候,與數據傳輸有很大的關系,有以下幾個原因: (1)傳輸距離:數據鏈的傳輸距離是由接收機天線的高度、地球曲率、地形以及大氣折射等因素來決定的; (2)數據傳輸格式:由于基站與移動站的距離比較遠,電臺傳過來的差分改正數延遲較大,就會出現得不到固定解的情況,比如RTCM3數據格式,數據量比較大的,可以使用數據量比較小的數據來減小延遲。 2、解決方案 由于測區沒有辦法改變,在地形相對惡劣或者電磁波傳輸較差的地方將電臺天線放置在高處,增大電臺的發射功率,選用數據發射量比較小的數據格式。 以上就是RTK出現“無固定解”情況的原因及解決方案,如果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會及時與您聯系。東英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提供RTK/GPS、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無人機等儀器的銷售、檢測、校正等服務,也承接測繪培訓和各種內外業測量任務,有相關的需要了解都可以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我們將詳細為你解答。 |